2020年4月24日 星期五

給學習障礙一個機會


即時新聞 婉君推 時尚消費 藝術文化 家庭 文學 旅遊 兩性 藝人X檔案

【家庭親子】〈生活大補帖〉請給他一個機會吧

2020/04/20 05:30

 

請給他一個機會吧

文/簡明雪

大樓的清潔阿姨年後提出辭職,我們得另外找人。一早面試者來了,連同爸媽是3個人,爸爸拿出兒子的雙證件外,還有一張身心障礙的證明。

兒子已經30歲,個兒高高五官也清秀,爸媽擔憂日後家中姊妹歸屬何處尚未可知,也不想他成為她們的負擔。所以希望他能有份工作,有尊嚴地養活自己。周爸說有人建議送他去學做麵包,但對於學習障礙的孩子來說,別人學一、兩次,他可能要學個九次、十次才會,而且也不是每個人都有同理心能耐心接受這樣的孩子。既擔心孩子被霸凌,又害怕他整天在家不接觸人群會越來越自閉,父母心中陷於兩難。所以,希望有一個機會讓他慢慢學習,並為了讓他適應,剛開始的一個月,父母也會陪著他一起做。我當時想,要照顧一個這樣的孩子,該有多辛苦啊!

只是一個清潔的工作,而且因為只有半天,待遇並不高。或許很多人都看不上眼,或不願意付出這樣的勞力。可是在這對父母眼中,我看到了無盡的愛,以及孩子眼中無辜及茫然的神情。最後委員決定把機會優先給這可敬的家人。

阿姨離職前,他們就先來見習,隔週正式上工。感覺他們真的很珍惜這個機會,不嫌骯髒辛苦,也不計較時間,只力求把工作做好做完滿才回家,甚至天天誤過中餐,真叫人於心不忍。有時從二樓窗口偷偷望著他們汗流浹背的身影,深深體會到父母親的用心,那叫感動哪!

「財委,如果有住戶反映不能接受我的孩子在這裡工作的話,請跟我說,我們可以不做沒關係,但絕不能給你們造成困擾。」周爸這一番話,聽得心好酸,他們之前一定遇到不少挫折,可能因為群眾對身心障礙不了解而排斥,今天他才會說出這樣的話吧!

十幾天下來,其實他們的認真是受到住戶肯定的。周爸說:「現在我們都很好睡了。」是操得夠累嗎?還是因為兒子得到了一份工作而安心呀!

一個只是學習障礙的孩子,我們衷心期待這個機會能帶給他,甚或他家庭一個新的轉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TOP10

【家庭親子】〈家庭診療室〉婚後兩件事 啃食自尊

2020/04/15 05:30

【家庭親子】〈極品一人家庭〉一人罐頭食堂 不出門也能嘗美味

2020/04/14 05:30

【家庭親子】〈美味教室〉韓流上桌囉

2020/04/08 05:30

【家庭親子】〈看門道評味道〉鮮菇入菜 鮮味加倍

2020/04/05 05:30

【家庭親子】〈生活停看聽〉12道菜 來自童年陰影

2020/04/15 05:30

【家庭親子】〈台灣人在世界角落〉面對疫情 看見不一樣的烏干達

2020/04/15 05:30

【家庭親子】〈極品一人家庭〉結婚非理所當然 不結婚也非不幸

2020/04/21 05:30

【家庭親子】〈徵文大拼盤〉家鄉美味 讓人回味(上)

2020/04/19 05:30

【家庭親子】〈家庭診療室〉垃圾不分類 女友變女傭

2020/04/08 05:30

【家庭親子】〈婆媳過招〉女人何苦為難女人

2020/04/14 05:30

Search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 2020 The Liberty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2020年4月11日 星期六

姻親溝通原生情感心理處理



【兩性異言堂】〈婚姻幸福學〉與姻親過招 我頭好痛

2020/04/12 05:30

圖/桑德

文/諮商心理師 張璇

疫情衝擊全球,許多家庭面臨嚴峻考驗,原本就已坐困圍城的夫妻,脆弱的關係更需要共同小心維護。雙方要克服的難題,可能不僅只是小家庭生活上的變動,與父母聚會活動方式的改變也是新的挑戰。

舉例來說,前陣子連假,因為不能掃墓或多些時間與兒孫相聚,許多長輩對於一些例習不能按照計劃進行的焦慮暴增,也害怕漸漸失去子女的關注,因此可能會忍不住以一些方式「提醒」子女該如何如何,這樣的焦慮情緒流動,不僅對子女或媳婿造成壓力,也可能觸痛許多舊傷口。

請繼續往下閱讀...


姻親相處不只靠溝通 考驗個人精神獨立性

除了外遇、金錢問題或性生活不協調,「姻親問題」也常是導致夫妻離婚的間接因素。它涉及的層面很廣,除了見面相處的頻率和時間長短、孝親費的多寡、子女教養和各種有形無形的生活涉入,都可能讓當事人感到有壓迫感。

許多人將姻親議題視為「溝通的藝術」,但以心理學角度來說,與伴侶或與姻親關係的好壞,核心關鍵可能不在溝通表達技巧,而是個人「精神上的獨立性」是否足夠。

人們選擇與自己的原生家庭斷絕聯繫或疏離的現象愈來愈常見,無論是父母給得太多或太少,子女都可能刻意搬離得遠遠的,儘量減少見面。我們常以為,只要與家人劃清了界限,就可以擺脫他們的控制,不再受其影響;以為遠離了那個家,或結了婚,所有的問題都可以解決,日子就會變快樂,那些來自原生家庭的孤單、痛苦與愁煩就不會再來纏擾。

但其實在原生家庭中沒有解決、處理好的問題,仍會跟隨我們進入伴侶關係。我們無法期待他人對家庭、婚姻的定義和自己一致,但至少可以試著對於這些情緒的流動多一些覺察,並試著以此練習心理獨立,不隨他人的情緒起舞。

與原生家庭感情疏遠 婚後姻親互動狀況多

因為不希望嫁個媽寶或擔心丈夫太孝順與家人太過緊密,不少女性都想找個與父母、家人關係較疏淡,甚至與親友極少來往的伴侶,以免除許多日後的麻煩;如果是女方與娘家父母關係不佳,先生可能也認為這樣很好,嫁過來會以夫家為重、不會沒事就往娘家跑。進入婚姻後才發現,對方不只與他的家人不親,在與自己親友的互動上也出現迴避傾向或強烈的不適應,或是因為習慣了獨立生活而更重視個體性。

這樣的擇偶方向有它的風險;因為對方如果對父母尚有一些未處理的憤怒,認為父母從未滿足自己被理解、接納、認同和尊重等需要,在婚姻關係中更可能是情感上「高需求」和依賴性較強的那一方,對於伴侶的要求和婚姻品質的「想像」也可能超乎預期地高。

一反抗就有罪惡感 負面情緒變壓力

與姻親相處,不適感和壓力常不可避免。許多想爭取多一點「自主性」的人夫人妻,對於反抗對方或姻親的要求可能會被扣上自私、不合群的帽子仍有莫大的壓力。一旦親密伴侶或姻親的要求與個人的自主性有拉扯時,焦慮便會升高;但真正的問題不在他人的期待或想用某些規範來框限我們,而是能不能不被自己內在複雜的不舒服或罪惡感(好像對不起另一半)擊潰。

見過許多工作幹練、無論生活和經濟上都非常獨立的人,情感/精神上卻十分地依賴,易受他人的情緒或話語影響。這與溝通的技巧或口才好壞較無直接關聯,比較大的麻煩在於情緒上的敏感,遇到負面情緒時較難自我緩解,漸漸累積成沉重的心理壓力。

心理學大師阿德勒(Alfred Adler)知名的課題理論強調,在解決問題之前,要先確定:「這是誰的課題?」我們不能承擔他人的課題,也不能讓別人來解決我們的課題。「更勇於承擔個人責任」和「學習心理上的獨立」,是走向真實伴侶關係的必經之路,可以幫助想婚與嚮往長久伴侶關係的人,在親密與自主性之間更容易找到平衡點。

不論你是想結婚,卻因為「害怕對方的家人」而畏婚的人,或是正深陷婆媳或岳婿關係泥沼渴望早日脫困,都需要更認真面對自己的恐懼與心靈的缺口。

拿捏界線緩和衝突 表達自我不必委屈

與姻親之間的界線拿捏,常反映一個人的人際互動模式。面對喜歡支配的姻親,如果不擅於拒絕,也不喜歡與人有衝突,往往就會選擇儘量迴避。雙方的觀念差異、對彼此有所不滿或難以共處太久也許無法避免,但太過壓抑配合或太拒人於千里之外的作法都較極端,或許折衷一點的方式可以緩和婚姻關係中的人際衝突。

所謂的「精神上更獨立」,是心智與情感的獨立,具體一點來說,就是更有自己的想法、態度與立場,不那麼在意他人的評論。不會只顧及重要他人的期待而忽略、迷失了自己,也不會太過自我或與人過於疏遠。除了比較能守住人際界線,也比較能調節掌握自己的情緒。當親友在言語行為上過於干涉時,能柔和有禮貌地拒絕;遇到不喜歡或不好溝通的人事物,也不會以太過強硬或過於消極的方式表達自己的需要。

如果另一半的家人相處界線較寬鬆,一時之間很難改變伴侶與家人之間的黏密,或因此經常感到焦躁、惱怒、委屈和壓力很大,也許是時候該尋求專業協助,好好面對原生家庭的傷與痛。選擇以疏離或切割的方式處理人際議題,不是你的錯,只是你乏了,累了,也習慣了故作堅強和不知所措。

(寫信給張璇:leohome1971@yahoo.com.tw)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TOP 10

【兩性異言堂】〈愛呀有問題〉甘蔗渣男 愈愛愈掉渣

2020/03/23 05:30

【兩性異言堂】〈戀愛絮語〉單身的矢車菊

2020/03/23 05:30

雷射除斑更傷膚?怎樣除斑最好?老醫師1句話點破迷思「除斑必看」

PR(健康日報)

【兩性異言堂】〈失格戀人〉啃愛軟爛男 抱歉我不愛了

2020/03/23 05:30

【兩性異言堂】維納斯的呢喃(3/23~3/29)

2020/03/23 05:30

投資抗震必備基金!聯博投信專家:穩健進軍抵禦風險~

Sponsored 基富通證券

【兩性異言堂】〈徵文啟事〉難忘的初戀情人

2020/03/23 05:30

【兩性異言堂】〈徵文啟事〉疫情影響了我的愛情

2020/03/23 05:30

【兩性異言堂】〈愛情軍師團〉恢單女 被愛傷透了心

2020/03/24 05:30

【兩性異言堂】〈紐約性愛檔案〉富豪阿公的金髮芭比

2020/03/24 05:30

【兩性異言堂】〈戀愛小星座〉超任性巨嬰星座 你中了嗎?

2020/03/24 05:30

【兩性異言堂】〈戀愛翹翹板〉凡事都要跟閨蜜比 女友快把我逼瘋

2020/03/24 05:30

Search

手機版 | 電腦版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 2020 The Liberty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2020年4月2日 星期四

勿讓恐懼大過痛苦。往世苦現在福

【家庭親子】〈身口意三業〉對痛苦恐懼 勝過痛苦


2020/03/30 05:30

 

圖/陳佳蕙

文/呂政達

有位作家朋友,無法抵抗養小貓小狗的誘惑,寫過很多這方面的文章,結論:「只要小貓小狗她都想養。」但飼養寵物本身是個責任,「我不知道能不能像當年對待我的孩子那樣,來對待我養的貓。」

她把每天的食物,放在碟子裡,說是訓練小貓,「這樣它們就不會餓到。」

有一次,小貓走失了,一天一夜沒有回來,她焦急等待,報了警,終於在幾條街外找到渾身是傷的小貓,奄奄一息的小貓看見生人靠近,用剩餘的力氣想抵抗。作家朋友好疼惜,「我好想把我的命分一點給小貓。」

另一位作家,定期去猴硐車站照顧被丟棄的小貓,給牠們食物,網路上有人稱她「貓媽媽」。她說:「我一個人的力量有限,可惜不能照顧到所有的棄貓。」小時候,她爸爸撿回來一隻棄貓,交給她照顧,她生平第一次負起照顧一條生命的責任,但小貓生命跡象微弱,只在她家住了3天,就在小女孩懷抱中溘然長逝。她足足哭了一個月,我想,這是她生命中的重大傷痕。

但是,為了一隻動物,你可以做到多少呢?隨著心道法師率領的朝聖團,來到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附近的捨身崖,流傳一個佛陀前世「捨身飼虎」的美麗故事。

話說佛陀的前世是大東國的三太子,有一天,王子們在郊外看見母虎和3隻幼虎,但幼虎餓到命在旦夕,三太子心生憐憫,決定用自己的身體來餵虎,但幼虎不吃他的肉,三太子以竹刺咽喉,流出血來,幼虎還是不吃。三太子便縱身從山崖跳下去,要老虎來吃他的肉。根據《金光明經》記載,當時大地出現6種震動,天地神明齊表讚嘆,功德加在三太子的殘骨上。

《金光明經》裡,已經成佛的佛陀回溯前世往事,說他就因前世有此功德,在此世便能成佛。站在捨身崖邊,我心中歡喜感歎,這種功德不是我們想像的,這是視眾生如己身的大愛,同時也覺悟此身虛幻假空的本質,慈悲心勝過身體所要承受的疼痛。「關於痛苦,那是我們的想像,對痛苦的恐懼,往往勝過了痛苦本身。」

我們來到捨身崖,觀看尼泊爾純藍的天空,凝視多年前這位尼泊爾王子立下的典範。心裡想著,為了他人,為了一頭老虎或是一隻小貓,我們能夠、願意做到多少?

從遠古神話到近代宗教,有著類似的犧牲,告訴世人一個道理:此身的受苦是來世的福報,若我們這樣思索因果,現在所遭遇的,也許就不是那麼無法忍受了。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TOP10

【家庭親子】〈徵文大拼盤〉親子開戰 該往哪站

2020/03/15 05:30

【家庭親子】〈看門道評味道〉簡餐做出好滋味

2020/03/15 05:30

〈生活停看聽〉把家當樣品屋 自然沒髒亂

2020/03/15 05:30

【家庭親子】〈徵文啟事〉面對搶購潮

2020/03/15 05:30

【家庭親子】〈全球觀測站〉英國毛孩萬萬歲

2020/03/16 05:30

【家庭親子】〈身口意三業〉以惡為鏡

2020/03/16 05:30

【家庭親子】〈生活大補帖〉愛下廚的人 有福喔

2020/03/16 05:30

【家庭親子】〈生活停看聽〉大鍋飯才香

2020/03/16 05:30

【家庭親子】〈徵文啟事〉面對搶購潮

2020/03/16 05:30

【家庭親子】〈對抗武漢肺炎〉防疫無國界 GO (日本現況)

2020/03/17 05:30

Search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 2020 The Liberty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拒當愛情的老爸媽

【兩性異言堂】〈幸福補習班〉談戀愛 拒當老媽子


2020/03/30 05:30

 

圖/GIGIGI

文/亞美將

戀愛中的妳,是不是總像個老媽子一樣時不時要提醒另一半該做什麼、該吃什麼、該穿什麼,深怕遺漏了什麼提醒,時時刻刻掛念另一半,心永遠都是懸著的?其實這樣的戀愛不只妳感到有壓力,妳的另一半也會感到很有壓力。

朋友小茹最近為了這個狀況很苦惱,她說自己的壓力大到都快要跟男朋友提分手了,於是她在群組上詢問大家的意見。「我也不想一天到晚都在提醒我男朋友,但他就是一個忘東忘西的人啊!」小茹說。「男人都是這樣不長記性,妳提醒不完,累的是妳自己而已。」藝芬說。「跟這樣的男人交往的確是蠻累人的。」我說。

別再替他收爛攤 被賴定的感覺心很累

我心裡贊同藝芬說的「不要成天都盯著男朋友該做什麼」,另一方面卻又替小茹感到擔憂,有時候就是因為男人太脫線,導致生活上衍生更多麻煩問題出來,到最後誰去解決?還不是妳得去面對和處理。偏偏男人不能用罵的也不能好言勸說,要他們遇到問題後去修正或是察覺到已經危害到兩人相處關係而主動去改善,這實在是天方夜譚。

「妳下次遇到他的問題就不要主動跳出來幫他解決,放給它爛就好,他最後就會去處理了。」藝芬說。「可是若他沒有動作呢?最後會不會又得我去處理?」小茹問。「就跟著一起擺爛啊!不要什麼事情都是妳去想該怎麼解決。」藝芬說。「如果出國旅遊找不到路,也一起擺爛不管嗎?這樣旅遊不就會發生更多不好的回憶?」小茹問。「對啊,就是要讓他知道以後他要自己想辦法,不能都靠妳解決。」藝芬說。

藝芬這個提議並非沒道理。事實上,戀人相處生活中若有些狀況發生,其中一方卻總是老神在在、完全依賴,認為不用主動去做,自然就有人去解決,這種現象有人稱為「互補」,但有人卻覺得這種互補的戀愛模式讓人心很累。

懶散男友不受教 自私成習活該被放生

藝芬在群組裡分享她的經驗,她說自己以前也跟小茹一樣,整天都在提醒男朋友該做什麼事,但自己生活上要專注的事情很多,男朋友卻太懶散、注意力不集中,於是她被迫要分一部分的時間去盯他該做什麼事,久了之後男朋友再也不會主動去做。舉例來說,藝芬要男朋友面試前記得熨燙襯衫,但可能前兩晚就說了,一直到當天要出門,襯衫還是沒熨燙,藝芬終於忍不住就發火了。

「要出門去面試新工作,你的襯衫還不好好燙,如果穿著皺得亂七八糟的衣服去面試,這樣的外表形象會被錄取才有鬼。我沒辦法一輩子這樣提醒你自己必須要做的事,你的人生要你自己去關心,而不是等著我去幫你做。我也有我的事情要忙,不可能隨時都在擔心你,這樣對我心理負擔很大。」藝芬說。

一個自私的人是不會為另一半思考而改變自己行為的,有時候是妳自己把對方寵壞的,他才會把妳做的一切都認為理所當然。想想看,若男朋友是一個連照顧自己基本起居生活都沒辦法做好的人,妳要如何和他過日子?最後因為藝芬男朋友一點都不想改變,他們兩人最終還是分手了。

搞定自己照顧彼此 別給對方增加壓力

為什麼有些人寧願單身也不願找對象?其實不是不願意找,而是大多數原因就是一個人活得自由自在,好好照顧自己就好,為什麼要多找一個人來給自己添麻煩呢?如果能夠遇到一個願意花心力與妳相處、互相照顧彼此的對象,那叫「幸運」,但當妳碰巧遇到了一個都是妳花心力去照顧的對象,妳真的就要當作這是「上天給的考驗」了。

戀愛必然會有很多瑣碎煩惱的事情,而且不是每一件事都能讓妳稱心如意,即使生活中稀鬆平常的小事,也可能讓兩人產生爭吵而感到無奈。愛情讓兩人相遇在一起是緣分,努力付出為對方做些事情本不該覺得有壓力,當另一半願意照顧你,你應該要好好珍惜及感恩。愛一個人本可以選擇輕鬆愜意,但若交往後卻變得壓力山大,生活混亂沒有自由及喘息空間,這已經失去愛情的初衷了。如果妳真的愛自己,就不要過度擔心對方的事;如果妳真的愛對方,則不要讓對方過度擔心妳。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TOP10

【兩性異言堂】〈愛情塔羅占卜〉怎樣的他 最讓你心動?

2020/03/15 05:30

【兩性異言堂】〈吉娜兒的人生食堂〉醃梅酒:愛情需要時間來釀造

2020/03/15 05:30

【兩性異言堂】〈圖文專欄〉愛你.因為是你

2020/03/15 05:30

【兩性異言堂】〈婚姻幸福學〉疫情狂燒打亂生活 不安感考驗夫妻情

2020/03/15 05:30

【兩性異言堂】〈徵文啟事〉難忘的初戀情人

2020/03/15 05:30

【兩性異言堂】〈幸福補習班〉當我難過時 請好好安慰我

2020/03/16 05:30

【兩性異言堂】〈戀愛大智慧〉平淡之中 來點浪漫

2020/03/16 05:30

【兩性異言堂】〈求婚鬧劇〉結婚的理由 不該包括「他們說」

2020/03/16 05:30

【兩性異言堂】維納斯的呢喃(3/16~3/22)

2020/03/16 05:30

【兩性異言堂】〈徵文啟事〉難忘的初戀情人

2020/03/16 05:30

Search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 2020 The Liberty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相異價值觀是彼此分享。讓子彈飛久

【兩性異言堂】〈愛呀其實很簡單〉價值觀不同 嚇退了愛!?


2020/04/01 05:30

 

圖/棉花糖

文/諮商心理師 瑪那熊

「我跟她約會了兩次,都蠻順利的,也聊得很愉快,找到一些共同興趣。」前來諮詢的David眉頭深鎖地描述著,但看來事情並不單純。

「那後來發生什麼事了呢?」我問。

「上次約會時,我們聊到遇過的奇葩同事,結果發現我們兩人對職場人際的處理方式剛好相反,雙方意見不同,超尷尬,早知道就別聊這塊。」原來這就是David焦慮的來源啊!

「David,我能感受到你現在很擔心,但其實那段互動未必是壞事噢!」

David聽我這麼一說,露出困惑的表情。

【且慢自亂陣腳 掌握關係加溫契機】

「她的看法跟我相反,怎麼辦?」「雙方觀念不一樣,是不是沒機會了?」當與約會對象聊天時發現雙方「價值觀」不同,這情況往往會讓人慌了手腳:堅持個人意見怕氣氛尷尬,順著對方又像沒原則的濫好人,怎麼辦呢?面對「雙方意見不同」時,最基本的兩個觀念是:

◆出現價值觀不同,代表是個機會

多數情況下,我們會與對方提及個人價值觀,或約會對象透露對某件事的看法,通常奠基於你們前面已經聊了不少。從單純分享故事進化到「自我揭露」,在人際心理學角度上,這象徵雙方關係已經逐漸靠近。因此,聊天中發現兩人價值觀不同時,先別自亂陣腳,反而要先慶幸先前的互動有收到效果。

◆聊天不是辯論,而是持續分享

雙方價值觀不同,就代表不適合?請問你們已經確定要結婚了嗎?已經講好交往了嗎?以我10年的心理師經驗可以告訴你,即使交往、結婚,價值觀不同這件事都未必會破壞感情,更何況,你們目前還只是在約會階段,八字還沒一撇呢!這時你絕對要避免的行為,是急著跟對方爭對錯,硬要找出真理或正確答案。記住,千萬別這麼做,而是將重點放在如何運用這契機,繼續製造分享以更了解彼此。

【以肯定句鼓勵分享 相異性也能產生好感】

有了以上這兩個心法,實際遇到雙方價值觀「打架」時,你至少能先穩住陣腳,不會把事情愈搞愈糟。接下來,你可以用3個方法來讓兩人的關係更靠近。

1/觀點無對錯,先給予肯定

當對方願意分享自己的看法、意見時,即使你覺得不認同,或跟自己觀點相反,也要忍住想反駁質問的衝動。價值觀沒有絕對的好壞對錯,尤其是生活或生涯面向,往往僅是大家因重視或聚焦的點不同,而做出相異的選擇。與其說是價值觀,它們更往往是種中性無對錯的「習慣」。

所以,你第一步是表達肯定。所謂肯定,在我的書《一開口撩人又聊心》中曾提到,使用簡單、中性、淺顯的詞彙即可達到好效果。例如:「嘿,妳這看法蠻有意思的」、「妳的因應方法蠻特別呢」,這些簡單的肯定句子,能接住對方所說的內容,並產生鼓勵她分享更多的效果,讓你對眼前的約會對象有更深的認識。

2/表面說法不等於深層看法,別急著庸人自擾

很多人在聽到對方的價值觀跟自己不同,就會過度腦補「糟糕,那我們應該不適合」、「看來未來相處一定容易吵起來」。然而你聽到的往往只是對方的一個表面說法,更重要的其實是隱藏在底下的細節。例如:「我覺得考公務員比較好」這句話,對A女來說是因為她喜歡制式化的工作模式,但對B女來說,也許考量要負擔家計,所以收入穩定、退休金高才是主因。因此,剛聽到對方的關於自己價值觀的發言時,別急著給對方亂貼標籤、下判斷,而是發揮你的好奇心,透過發問,進一步了解更重要的深層想法。

不論你們聊到的是工作、人際、生活模式、旅行風格、消費習慣或居住環境選擇等各種價值觀,「為什麼呢」或「什麼原因呢」是你可以用的萬用問句。千萬別因為乍聽對方的看法跟你不同,就不想或不敢再聊下去!除了發問,你也可以分享自己的觀點,絕對不要擔心「和對方不同會被討厭」,在愛情心理學上,「相異性」也能製造好感。

最後提醒你,除非知道雙方屬於同樣的同溫層,否則儘量避免聊「政治」、「宗教」兩大容易踩雷的話題。祝大家都能聊得愉快、約會順利!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TOP10

【兩性異言堂】〈愛情塔羅占卜〉怎樣的他 最讓你心動?

2020/03/15 05:30

【兩性異言堂】〈吉娜兒的人生食堂〉醃梅酒:愛情需要時間來釀造

2020/03/15 05:30

【兩性異言堂】〈圖文專欄〉愛你.因為是你

2020/03/15 05:30

【兩性異言堂】〈婚姻幸福學〉疫情狂燒打亂生活 不安感考驗夫妻情

2020/03/15 05:30

【兩性異言堂】〈徵文啟事〉難忘的初戀情人

2020/03/15 05:30

【兩性異言堂】〈幸福補習班〉當我難過時 請好好安慰我

2020/03/16 05:30

【兩性異言堂】〈戀愛大智慧〉平淡之中 來點浪漫

2020/03/16 05:30

【兩性異言堂】〈求婚鬧劇〉結婚的理由 不該包括「他們說」

2020/03/16 05:30

【兩性異言堂】維納斯的呢喃(3/16~3/22)

2020/03/16 05:30

【兩性異言堂】〈徵文啟事〉難忘的初戀情人

2020/03/16 05:30

Search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 2020 The Liberty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