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美廉社APP https://onelink.to/rte3n3 註冊輸入邀請碼 ‘可得“”30元“”點數 ~9/16止
邀請碼:
ymE8bA2F
by 健康醫療網 | 8 月 1, 2025
記者:黃嫊雰報導
現代人生活忙碌,一天24小時都不夠用,通勤、工作和不斷增多的待辦事項填滿了週一至週五,根本抽不出時間與身邊的伴侶好好相處。研究伴侶關係的Mark Travers心理師日前在CNBC撰文指出,經過長期觀察,他發現維持親密關係其實不用額外多花時間,用心才是最重要的,不必等到週末,在繁忙的日常生活中,簡單的小儀式也能增進伴侶之間的感情。他也列出了幸福的伴侶在平日都會做的5件小事,雖然非常簡單,卻容易被多數人忽略。
Travers心理師表示,多數人的早晨都是匆忙且混亂的,也就是說在同一張床上醒來,然後在各自出門前著急地親吻一下是兩人僅有的相處時間。但幸福的伴侶會想辦法把握5到10分鐘的時間,一起開始新的一天,就像是把鬧鐘設早一點,起床前擁抱一下,一起整理床鋪並聊聊昨晚的夢,或者靜靜地一起坐著喝咖啡,提醒對方:「無論接下來的一天會有多糟糕,我們依然擁有彼此。」
在工作時,不需要用冗長的對話保持聯繫。Travers心理師指出,一個有趣的貼圖、一個關於辦公室的趣事,或是一句簡短的「想你了」,就足以增進感情。幸福的伴侶會主動關心彼此,提醒對方在他們的心中有多重要。只需要幾秒鐘的時間,例如在午休、喝咖啡,甚至上廁所的時候,就能與另一半聯繫。這些小小的訊息看似微不足道,但卻是讓伴侶感受到自己被看見的簡單方式,也會給自己帶來一點動力。
Travers心理師指出,工作日的壓力會滲透到與伴侶相處的時間,這也是為什麼幸福的伴侶會在下班後花幾分鐘時間獨自放鬆、充電。無論是散步、運動,或是邊吃零食邊看最愛的節目,這種獨處的時間有助於整理心情,讓自己能以更專注和有耐心的狀態面對伴侶。
晚上的休息時間,兩人可能會各自忙於自己的事,可能一個人在打掃,另一個在滑手機,或者兩個人都癱在沙發的兩端。Travers心理師表示,幸福的伴侶會刻意每天留出一段時間,也許是坐下來一起吃晚餐、玩個小遊戲,或是觀看節目。具體做什麼並不重要,重點是這段時間是屬於彼此的,不被其他瑣事干擾。
Travers心理師指出,晚間的交流不是為了解決什麼問題,而是讓兩人有機會達成共識,避免小問題變成大問題,只要問問對方「你今天過得怎麼樣?」或是「我們之間還好嗎?」就可以了,也可以說說今天還沒時間分享的感謝、道歉或任何想法。確保沒有什麼話留在心裡,不要到週末才說出來,是維繫兩人關係、不讓彼此感到疲憊的最好方式。
原文出處:健康醫療網
的人,要在幾片健身房的地墊上來回移動(距離大約三十英尺),而且雙手雙膝必須保持著地,之後穿過一片捲成大約三尺高的地墊回到起點。此外,他們被要求全程攜帶一顆枕頭,不能用手、手臂或牙齒,甚至要保持這種狀態通過障礙物。他們被要求在一分鐘內做三次。至於控制組的愛侶,只要將球輪流滾給彼此。
一如亞倫預測的,完成「激發新鮮感」的愛侶,相較完成無趣任務的愛侶,前者表示關係品質顯著較高,接著研究人員將這些發現,複製在六十三對已婚愛侶的新樣本,在一項最後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在活動前後增加兩個討論的任務,相較處在無趣條件下的愛侶,激發新鮮感任務條件的愛侶不僅表示關係品質較高,在稍後的討論中也展現更多充滿愛意的肢體語言。
亞倫及其同僚發現,從事新鮮和具挑戰性的活動能夠重燃愛意,甚至重燃激情。在另一系列的研究中,他們也發現結婚超過十年的人有百分之四十表示自己「愛得火熱」,結果顯示永保愛火不滅是可能的。在另外的研究中,研究人員使用一種神經造像技術,讓參與者看他們伴侶的臉部圖像,以及一位親近友人與一位陌生人的臉部圖像。參與者平均已婚二十一.四年,但當他們看到伴侶的圖像時,腦部與多巴胺獎勵系統相關的區域,相較看到親近友人和陌生人的圖像時顯示出遠遠較強的活化性。因此齊克果的B是對的,因為維持激情長久不衰是可能的。
亞倫有個知名的戀愛關係假定叫作「自我擴張理論」,在開始一段關係時,兩人進行密集的對話,內容中有許多自我揭露,經過一段時間,伴侶成為他們自己的一部分,本質上是擴張了自我。但是,在互相的自我揭露階段過後,進一步擴張的機會變得有限,亞倫的理論說,在婚姻過程中,對婚姻滿意度下降的典型原因,部分是缺乏新的機會來擴張自我,而從事新奇活動可以提供進一步自我擴張的機會,愛侶用這種方式體驗「持續地更新復活」。
阿瑟.亞倫在一次訪談中說,他和妻子伊蓮對他們的發現念念不忘。他們去了日本、義大利、塞爾維亞和紐西蘭徒步旅行,為彼此畫肖像,參加賽馬,在大峽谷沿著科羅拉多河泛舟,還去賞鯨。新鮮感對長久在一起的愛侶來說是有效的,一如彼此共同的回想。
(本文摘自時報出版《內在富裕》)
相差23歲的父親與母親。
黑白結婚照上西裝筆挺、梳著油頭的男人眸光似水,略顯滄桑的臉龐藏不住英氣,朗朗的劍眉之下,有雙深遂的雙眼皮大眼,右手握著一雙白手套;身穿曳地白紗、手捧新娘花的女子靠在只見過三次面的偉岸男子身旁,睜著一雙不解世事的大眼,透過鏡頭望向無法預知的未來。15歲的母親與38歲的父親,成婚於民國61年。
隔年我誕生,爸爸的前世情人讓他在這個島上有了歸屬感,有了血脈相連的親人,他真的又有家了。又過兩年,妹妹出生,再一個前世情人的到來,讓他的日子甜得似蜜。左手抱一個,右手攬一個,嫩嫩的小手攀著他的脖頸;前面掛一個、後面揹一個,他是兩個女兒的大玩偶。也像是小妻子的父親,在外人眼裡。
老夫少妻的日子並不歲月靜好,竹籬笆內女人的聲音總是蓋過男人,爸爸總是讓著媽媽,他最常說的話:「好了,好了,不要生氣了,別吵了,會嚇壞女兒的。」在我眼中,他是全世界最好、最溫柔的爸爸,可是媽媽的世界裡沒有爸爸。
年輕的媽媽沒耐性、脾氣壞,老喜歡在吃飯的時候罵我,爸爸會擋住媽媽:「吃飯的時候不要罵孩子,妳一罵,小孩哪有心情吃飯。」我最愛爸爸,很怕媽媽,她的心不在我們身上。
小學三年級,媽媽離家出走,那年她才25歲,如花一般的年紀。從此父女三人一起過,「媽媽」成為名詞,消失於日升月落中,我們很有默契不再提起「她」。爸爸帶我買內衣、教我初經來的處理方式、傳授我拒絕男同學邀約的技巧、深夜陪讀煮泡麵、在燈下陪我選讀大學志願,他是爸爸也是媽媽,無與倫比。
因為有他,從不覺得沒有母親的生活有所缺憾,他教育姊妹倆單親並不可恥,要活得光明正大理直氣壯,心態不必矮人一截,「未來交的男朋友如果介意妳的家庭,就不是妳的真命天子,趁早放飛。」他是如此的英明睿智、豁達通透。
交往多年的男友,知道我的「戀父情結」,始終不敢催婚,我也樂得在家陪父親大人。
爸爸70歲那年,「她」回來了。我氣沖沖地問:「她拋棄我們那麼多年,為什麼要讓她回來?」爸爸慈愛地摟著我坐在身旁,握著我的手緩緩說:「妳媽給了我10年青春,還給我一雙女兒,我只是給她想要的自由,讓她去看外面的世界。現在她不想飛了,家還是在的。」他是我所知最開明大度的男人。
我的媽媽只大我15歲,像大姊不似母親,像爸爸最大的女兒不似妻子,這個「大女兒」將父親的晚年照顧得無微不至,比一個妻子能做的還多,將我與妹妹的四個小孩疼寵到心坎裡,她在孫子身上釋放無盡的母愛,那個當年來不及給出的愛。
爸爸以他的寬容迎接遲歸的母親,讓姊妹倆放心給出承諾畫出另一個圓。至此,父親的人生功德圓滿,三代同堂承歡膝下。
媽媽逗弄爬在腿上的娃兒,口中輕輕唱著「搖啊搖,搖到外婆橋」。
文/花椰菜
彼日,趁著先生把大寶帶回公婆家期間,我和爸媽、姊妹一同聚集在娘家,「把握良機」與他們大吐苦水。
其實開口前,我的內心天人交戰許久,對於該說還是不說,一直躊躇不決,說了怕家人擔心;不說又悶得難受。幾經思量後,我決定把滿腹的苦水、委屈,一五一十地對家人「從實招來」,希望他們給我最真實的想法與建議,一把將身陷泥濘不堪婚姻生活中的我撈起。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最近一次和先生吵架的衝突事件是「何時要替二寶戒掉親餵」。我們彼此對於「哺餵母乳」在乎的論點不同、討論的方向不一致,一直以來都無法達成共識,所以每次只要提到這個敏感話題,最後都會變成起口角的導火線。
不說還好,一開口我便滔滔不絕、激動連連,大量積蓄已久的負面情緒如同水庫洩洪般,自水道最頂端傾洩而下。
長達兩個鐘頭的時間裡,我傾吐自己與先生的「新仇舊恨」,抱怨著算不完的舊帳、理還亂的思緒,家人時而點頭如搗蒜、時而搖頭不認同。最終,家妹的一番話點醒夢中人。
家妹任職於高等法院的家事法庭,她以家人的身分告訴我:「有些事妳的反應大,是正常的,但不用每件事都看得這麼認真!」同時以法官助理的身分提點我:「妳遇到的事情和我閱覽過的案件比起來,真的只是芝麻綠豆大而已。」
我不服的是:就算是輕如鴻毛的小事,累積起來同樣會讓人爆炸!在這段過程,我自己得不斷消化吸收,又有誰能夠明白呢?「所以妳不要讓自己壓力那麼大,放過自己吧!別把人家的一言一行都記在心裡,這樣太累了!」家妹如是說,看穿了我的盲點。
的確,回想自己為人母之後,每天都過著緊繃的生活、跟時間賽跑。此外,我也很久沒跟先生兩人交心,話題、生活重心幾乎都環繞在孩子、家庭身上。是啊,放過自己吧!沒有辦法每件事都盡善盡美,也無法凡事都按著自己的要求來,應當依據當時的情況,適時調整心態才是。
原來,「我」才是這段婚姻最需要戰勝的敵人,只有「我」才能解救自己的婚姻,因為只有我最了解自己,也只有自己放過自己,日子才能過下去啊!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