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後遺症〉足不出戶 身心易退化
簡單來說,「老年衰弱症」就是「臥床不起、需要照護」的前一個階段。只要「體重下降」、「容易疲勞」、「步行速度減緩」、「握力降低」、「身體活動量降低」這5項,符合3項以上,就是老年衰弱症。其中只要符合一項,就是衰弱症前期(pre frailty)。
此外,日本身心醫學科醫師姬野友美則對此解釋,老年衰弱症分成4類:1.肌力或運動功能降低的「生理性衰弱」、2.伴隨憂鬱、健忘、輕度認知障礙的「心理性衰弱」、3.外出次數減少的足不出戶或孤立的「社會性衰弱」、4.口腔保養減少造成的牙周病、牙齒損害等的「口腔內衰弱」。她說:「肌力衰退可能引發認知功能衰退,與朋友對話或外食機會減少可能引發孤立。就算理智上是為了防疫宅在家,其實下意識慢慢地也會覺得外出很麻煩(懶得出門)。」
疫情期間人際交流機會的減少,可能讓上述4類狀況,如骨牌效應一般接連發生。英國伯明罕大學的研究團隊對12國約5700位新冠肺炎患者的調查結果顯示,嚴重衰弱狀態的患者,死亡率比一般患者高三倍。除了長者個人承擔的風險之外,對於國家整體的長遠影響,也是不得不注意的嚴重課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