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道逆流多年 慎防癌前病變「巴瑞特氏食道」
2021/01/02 05:30
▲為了減緩胃食道逆流不舒服,只能睡雙人的枕頭;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照片提供/李炯宏)
文/李炯宏
29歲柯先生(化名)由太太陪同進入診間,沒等我詢問病因就直接說:「醫生,我胃食道逆流好幾年了,雖有吃藥治療,但心窩胸口灼熱都未改善,躺著時更是難過。」一旁的太太馬上補充:「對啊!他無法平躺睡覺,不是墊雙人枕頭就是睡躺椅。」
夫妻倆的話並不讓人意外,因為嚴重胃食道逆流患者,甚至連直立姿勢都會在吃飽後,因胃內壓力上升而感到明顯不適,有些人睡覺都需要墊2-3顆枕頭,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為柯先生安排內視鏡檢查後,發現食道下端與胃賁門交接處有一個發炎、浮腫及色調略呈紅色塊狀病變,切片結果確定已有中度以上分化不良(dysplasia)。
內視鏡切除病灶 一石二鳥
經過兩週氫離子幫浦抑制劑治療,臨床症狀沒有明顯改善;在醫病溝通後,患者同意接受內視鏡切除癌前病變,同時加大切除範圍,以達到術後賁門緊縮而產生抗逆流效果。
數據顯示,近9成以上的胃食道逆流病患服用藥物治療可改善症狀,但停藥後症狀又恢復,也有患者服藥期間胸口灼熱感改善,但「逆流」症狀如喉嚨沙啞或異物感、咳嗽或感覺胃部空氣不斷跑上來,卻不見好轉。主因還是因為藥物無法改善下食道括約肌(賁門)鬆弛,使得胃食道逆流無法「斷根」。
長期胃食道逆流可能導致食道下端黏膜產生小腸黏膜分生稱為巴瑞特氏食道,為食道腺癌之癌前病灶,倘若合併分化不良應考慮及早接受內視鏡治療,以免惡化成食道癌。
內視鏡抗逆流黏膜切除術,除可改善胃食道交接處肌肉過於鬆弛的問題,也一併切除黏膜癌前病灶,有「一石二鳥」的效果。
每2年做一次胃鏡追蹤
柯先生術後恢復良好,黏膜傷口癒合約莫4週,此時賁門緊縮抗逆流效果便產生,他的胃食道逆流症狀已不見,吃飽飯後也能躺下睡覺了,不再需要服用藥物及頻繁接受胃鏡檢查;不過,還是建議兩年做一次胃鏡追蹤。
胃食道逆流幾乎已是現代人的文明病,建議學習調適生活壓力、戒菸酒、少咖啡濃茶,並維持正常體重,飲食先喝湯再吃固體食物,避免餐中配湯或飲料,勿暴飲暴食;如果胃食道逆流症狀長期未改善,希望能作胃鏡,檢查食道是否有癌變發生。
(作者為田中仁和醫院醫療副院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巴瑞特氏食道併分化不良。 (照片提供/李炯宏)
▲賁門狀況:術前鬆弛(上圖),術後緊縮(下圖)。(照片提供/李炯宏)
相關新聞
2020-11-28 05:30
女心悸胸悶憂心臟病 竟是胃食道逆流
2020-11-24 05:30
拒絕「火燒心」 中醫「胃」你把關
桃園案量爆發 中路特區重劃街廓吸睛
2020-09-26 05:30
胃食道逆流逾50年 仁波切來台治好
2020-08-01 05:30
喉嚨卡卡咳不停 咽喉胃酸逆流作怪
諾威量測拓建新無塵室與培訓中心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運動飲食藥物三管齊下 糖友控糖不加藥
《健康充電站》整形重建講座
今日熱門
痔瘡真擾人 從改善生活、飲食著手
男嬰膝蓋見細疹 竟是腸病毒冬天來亂
反覆泌尿道感染 老婦赫見9公分膀胱結石
初期肺結節 5年存活率可達百分百
咖啡葉當食品原料 須標示警語
戴假牙清潔差 口腔感染念珠菌
乾癬「攻頂」 被當癩痢頭
9旬嬤跌斷髖部股骨 骨密-5.9如蛋捲易碎
上班族長濕疹 壓力竟是元兇
童腳痛不願走 當心白血病
照護線上》青光眼來襲,你EYE注意!可能沒症狀,嚴重會失明,醫師圖解
冬令聰明進補 四神湯健脾養胃
喉嚨卡卡嗆咳 確診食道癌3期
腦梗塞中風 送醫前勿服降血壓藥
胸悶別輕忽 心肌梗塞險猝死
終結眼結石 先改善乾眼症、結膜炎
腿像被電到 恐不寧腿症候群上身
新生兒嘔吐伴隨膽汁 當心急性中腸扭轉
頑固性網球肘 體外震波緩解疼痛
7旬嬤呼吸喘 產氣性膀胱炎作祟
剖腹產全身麻醉 可能增加產後憂鬱風險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 2021 The Liberty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